长嘴捕蛛鸟

Arachnothera longirostris   Latham
   

  24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 (据指名亚种)
雄性成鸟:上体包括小翼羽橄榄绿;头羽基部暗褐;飞羽、初级覆羽、大覆羽、中覆羽以及尾羽均暗褐,并具橄榄绿外缘和灰褐色羽端;外侧尾羽的外侧羽片灰褐;眼先及短眉纹灰白色;头侧灰褐而染绿;自嘴基沿喉侧有一灰黑色纵斑;颏、喉灰白,或微沾黄;下体鲜黄色;胸簇羽桔黄;翅下覆羽纯白稍缀淡黄色。
雌性成鸟:与雄鸟相似,但无鲜艳胸簇羽。
虹膜暗褐;上嘴暗褐至黑色,下嘴石板灰;脚石板灰色。
量衡度: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♂(5) 12-15 140-165 35-38.5 64.5-69.5 45-45.5 16-17.5
♀(1) 11 136 34.5 61 40.5 15.5

大小

量衡度: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♂(5) 12-15 140-165 35-38.5 64.5-69.5 45-45.5 16-17.5
♀(1) 11 136 34.5 61 40.5 15.5

生物学

生态 此鸟罕见,曾在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(海拔610米)见其活动于村寨附近阔叶树丛的小乔木树上。3月14日在橄榄坝采得1只雄鸟,睾丸膨大,约6.5 × 5.5毫米。剖检1胃,内含物为蜘蛛。

生境信息

生态 此鸟罕见,曾在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(海拔610米)见其活动于村寨附近阔叶树丛的小乔木树上。3月14日在橄榄坝采得1只雄鸟,睾丸膨大,约6.5 × 5.5毫米。剖检1胃,内含物为蜘蛛。

海拔范围

此鸟罕见,曾在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(海拔610米)见其活动于村寨附近阔叶树丛的小乔木树上。

国外分布

印度西南部经尼泊尔至印度东部阿萨姆,中南半岛,马来半岛,印度尼西亚,菲律宾。

分类讨论